今天是:
欢迎进入佛山市证券期货协会网站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财经要闻
首页 > 行业动态 > 财经要闻
珍惜经济与股市反弹机遇期
来源:财经网      点击:963      发布时间:2014-08-04 10:43:40
 7月官方PMI超出预期,达到51.7%,比6月回升0.7个百分点,且创下自201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显示在微刺激与改革双向推进基础上,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越加明显。与此同时,近期中资股也出现了一波强烈的上涨行情。恒生指数从去年年中港股重返20000点以来已累计涨幅达23%,步入牛市境地。A股也呈现震荡上行,7月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了6.6%。相比之下,欧美股市表现则偏弱,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5%,英国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0.9%,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降1.82%,法国巴黎CAC40指数则下降1.29%。

仔细观察本轮中资股上涨,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主要是靠海外资金推动的,这与早前颇有市场的海外投资者看空中国的观点大相径庭,也用实践反击了阴谋论观点缺乏基础。实际上,正如笔者一直强调的,以阴谋论的角度看问题是片面的,在成熟市场影响股市的最关键因素莫过于经济和企业盈利基本面的好坏。基本面良好,做空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而且做空者会损失惨重。

结合当前全球经济与政策走势分析,笔者认为,此次海外投资者看好中资股是其全球资本配置的需要。具体来看,今年美联储量化放松退出已步入正轨,年内结束QE的可能性较大,且加息也有望提前。从全球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受益于量化放松,早前欧美股市已然上涨较多,继续大幅快速上涨的空间实则有限。

例如,去年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6%,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14.4%,巴黎CAC40指数上涨17.9%,法兰克福DAX指数25.48%。而相比之下,中资股的股市一直比较低迷,且估值偏低。去年上证指数全年回落了6.7%,恒生指数上涨仅为2.86%,均弱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从全球角度而言,其实是价值洼地。

更重要的是,今年中国政府采取微刺激与改革双向推进的方式,稳住了经济增长预期,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认可。例如,增长方面,应对本轮经济下滑,中国政府出手非常及时。尽管一季度中国经济下滑至7.4%,跌出政府增长的目标区间,笔者也曾发文提出真实的数据恐怕更差于此,但二季度决策层便退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加大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稳外贸、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等等,特别是5、6月财政支出加快,定向降准出台等,改变了早前政策过紧的局面,稳住了市场预期,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二季度经济数据普遍企稳,7月PMI指数更是反弹超出预期。

与此同时,改革步伐也在加快。早前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财税改革、户籍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近期户籍改革方案落地,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等等,都让市场早前预期得以实现。此外,中美战略对话中方对于金融改革特别是加快汇率改革的态度已然明确,国资委启动国企改革试点,沪港通十月开闸等等,也符合三中全会全面改革方案的要求。一旦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必将有利于释放改革红利,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久旱逢甘霖,在笔者看来,此轮中资股市场反弹实属不易,如果能开启新一轮资本市场行情,有利于提振经济,同时缓解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多重矛盾。例如,当前中国企业面临杠杆率大幅攀升的局面,根据社科院李扬团队的统计,2008-2012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已从95%上升至125%,年均上升约6个百分点,大幅高于国际清算银行给出的企业负债占GDP90%的警戒线。而强制降杠杆显然并非最佳选择,通过做大股权融资市场,为企业补充资本金,间接地降低了企业债务杠杆率,或不失为纾困实体经济的良方。

此外,资本市场走出低迷,也会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可以看到,如今国企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民资的进程正在加快。但是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机制是否透明,现代公司治理能否实现。在笔者看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股市上行将为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创造机遇,提高混合所有制推进的速度和效率。

如此看来,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来之不易,也至关重要。未来若要确保这种向好趋势的持续,后续努力仍然不容忽视。在笔者看来,有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下半年“微刺激”政策仍需坚持。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包括经济半年报的数据出现反弹态势,7月PMI创下新高,但从微观高频数据来看,经济反弹的基础仍不牢固,工业生产品价格持续通缩,且企业融资成本仍旧较高。此外,6月财政存款仍高达3.66万亿,财政作用空间仍然很大。

第二,改革配套措施抓紧落实。如今,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户籍改革、财税改革的顶层设计都已经出炉,未来保障切实落实是个关键。特别是财税改革,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近日国开行或央行1万亿PSL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是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但定向措施不是货币政策的长久之计,财政改革的加快对于弥补这部分资金短板,防止货币承担准财政的功能,防范宏观风险意义重大。

第三,重视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在笔者看来,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金融联系甚密,鼓吹房地产崩盘论,加速刺破房地产市场的观点是不利的。未来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复杂的新形势,部分城市取消限购行政管制,加大对购房者首套房贷款,以及中小户型房屋建设项目的支持是必要的。沈建光为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返回首页|会员登录|设为首页|收藏我们|投诉建议|联系我们|邮箱登录